当谈到涨跌问题时通常会说的是“涨上去可以涨到多少”?或是“涨不上去”的现象特征,至于涨上去如何测算?那是另一个问题。涨不上去又是根据什么?这是不同的问题。那么下跌呢?基本上也雷同,即跌下去可以跌到那里?或是跌不下去。如何拿捏及把握如何涨?涨多少?如何跌?跌多少的问题?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要看如何建立一个可以依据的体系。
对于每一个分析者来说,建立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应用模式是非常困难的,通常会有三个阶段性问题:一是正常情况下如此使用,非正常状况下会是另一种使用,看起来似乎可以称为随机而调整,实际上等于没有固定明确的模式,这也是极为危险的模式;二是建立一套长期而行之有效的模式,形成类似标准化的模式,可以让他人学习模仿、复制应用。只要经由长周期应用可以得到一个类似规律化的结果,或是得到一定规律的效果。
第三种是随意、随机使用任何时刻看到的材料解读,没有一定的模式规律的解读方向与解释,可以随心所欲采取任何资料进行天马行空的说明,看起来似乎头头是道,结果无法切中要害进行集中应用,没有直接有效的操作机制,只是罗列很多谈话题材,到底如何用到操作上?还是只能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而已。到底要如何用得好?以下分析之。
什么条件决定涨跌 增量缩量各自解读
市场认识的技术分析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建立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化模式,总是各说各话,也不知道每个人使用的方法模式究竟是什么?似乎说起来有道理,但用起来总不是那么一回事。
最大弊端是同样的一个方法模式,在不同人使用时可以有不同解读结果。即使是同一个人使用同一个方法模式解读,也会在不同阶段与需求下解答结果截然迥异,更可怕的是同一个问题前后回答会有所不同,或是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答案。这样的技术分析如何用在操作呢?这是市场面对最大困惑的地方,却是永远都无法得到解答的问题。
我们最常听到的问题:“技术面分析应该如何又如何”?其实不对,必须确认与确信他所谓技术分析的基础概念。虽然都是技术分析方法,但使用的过程步骤与结果会有很大的出入。进一步分类,很多所谓技术分析的使用者其实对技术分析还是一知半解,但也都在谈技术分析。正因为他的理解不到位,矮化了技术分析的优势与操作应用。
本栏的理解,只要进行直接的交易买卖都是技术分析,这好比球类赛,下场比赛才是真的,其他都是未比赛前的模拟分析,对实际赛事不见得会有太大助益。尽管需要有教练安排战略与战术,但在临场比赛球员更重要于教练团。
本栏从不认为教练要求的打法球员可以绝对贯彻做到所有要求,一旦进入比赛完全看球员临场的应变与发挥,教练团根本无能为力。更重要在于对手的发挥,不是只有你的最好状态即可,还需要看对方的状态,球员发挥不出应有的技战术,教练也只能干焦急。
所有分析实际上只有两个趋势条件而已,分析如此下:
1、 均量线趋势决定涨跌,但均量线可以分成不同时间周期的时间关系,就此贯彻不同参与群体在不同时间周期内的不同操作模式,实际上不管有何不同?只有两个日成交量是真的,一是放量增量,二是小量缩量。由这两个关系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状况差异,如何适途适所的解读?恰到好处,用在实处才是关键;
2、 均价线最容易引起及牵动市场的关注与瞩目,正因为过度关注价格问题,反而忽略了价格涨跌背后的资金与筹码因素,以为可以就价格论价格,最后反而无法解读价格,形成过度在意价格反而错失价格的影响。市场对价格的预测最常出现的差错就在于过度解读价格,以为可以依据一个定律解读价格,其实最终都不得要领。
通常的分析与应用都会直接切入价格分析,以价格为先进行操作判断,至于谈到成交量最多也只是谈量增的推动上涨,与量缩的不足而跌。除了这个对成交量分析的比重与成份少之又少,一般状况下也只是点缀而已。
谈到成交量的演变通常说:“假如这里再放量就可以上涨。”殊不知不见得再放量就一定会涨,因为在持续放大量滚动达到一定比率,形成区域解读换手率过高,不一定还可以继续放量,或是要求再放量。显然这是对量的理解不够随口说说,这样的说明都不俱有实务应用基础,不能听。
另一种说明通常会说:“这里无量所以涨不了”。这是犯了语义毛病,从来就没有“无”量的概念,只是小量或是缩量,并非无量。一定是小量、缩量就不会涨吗?不完全,因为在筹码有效锁定后即使股价拉高只要维持一定的同等量,一样可以涨。即使在下跌时也可以在小量与缩量下再下跌,要看缩量在那个压缩状况下发生。
筹码换手重新归属 区域修复易涨难跌
不稳定状依然存在 适时反击有其套路
对于从7月29日后持续缩量低于120日均量线以下应如何解读?首先要比较均量线之间的关联性,通常在20日均量线持续下跌低于最高峰值区域10425亿元的0.618倍比率时,会有一次压缩率到低位后反弹的要求,上周五的上涨主要在这个基础上。但它也在持续缩量低于120日均量线8天,显然也属于阶段性低量阶段。
120日均量线正进入2月11日低位量的扣减,相对比而言不管如何扣减都是可以再上涨。对比均价线趋势显然还有13天的优势可以形成明确的推升再上涨,但必须把握最有利的时间周期内完成拉高后实现,否则最后还是要再度被压制而下。
比对40与12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显然本周必须关注它进一步压制破坏,除了在横向时间周期形成有效的资金与筹码换手以外,很难相信与期待多方真的可以在此补量而涨,至少在多方条件尚未俱足之下,还没有到多方放手一搏的时候,所以仍需稍安勿躁。不过有效的时间周期在周三开始,多方还是俱有一定的反击能力与机会。
欢迎关注《财经热点资讯》微信公众账号
股市内参每天将在早上9左右将推送当天市场热点、重磅解读、权威预测以及个股板块儿等信息。微信公众号:cjrdzx8 选股方法,买卖点技巧,心态等咨询请按微信公众号搜索,如果对你有用希望多多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看到。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